私募机构“瘦身”忙 期货私募溢“酒香”

  去杠杆、严监管下,又遇上股市低迷、债市违约等不利市场环境,今年私募行业特别是证券类私募经营异常艰难。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6月,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出现了罕见的连续5个月萎缩。另据国内一家私募排名网站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证券类私募机构共发行8318只产品,较去年同期的10556只下降了21.2%。

  业绩不好 主动“瘦身”渡难关

  “因为业绩做不上去,今年一些私募的办公室已经从城市的中心区搬走,毕竟那里的房租比较贵。还有一些因为业绩不好发不出工资的私募,为了控制成本,不再租赁办公室和招募人员。甚至一些私募直接清盘了产品,就地解散。”深圳一家小型私募机构负责人无奈地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然而,监管方面要求,私募机构运营要有办公场地,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

  “根据监管要求,私募需要将办公场地实地办公照传入系统,因此必须要有办公场地。另外,对员工数量也有要求,而且要给员工交社保。”一位私募第三方服务机构负责人介绍。

  有私募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已登记的8000多家证券类私募中,经营能过盈亏平衡点的估计不到1/10。“按照现在的市场状况,产品收益率做到10%以上很难,私募一般按20%提成,有时资金方还要拿走一半。1亿元的管理规模,如果产品收益10%,再加上1%—2%的管理费,算下来,私募拿到手的收入也就200万元左右。”该人士说,小型私募少雇些人,换个便宜的办公场地,将运营成本控制在200万元左右是有可能的,“而稍大一些私募既要在研发上投入,又要做品牌宣传,运营成本会高不少”。

  鉴于此,今年以来,私募机构纷纷想招儿降成本,比如撤销分支机构、清盘产品、安排投研人员休假等。

  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深入推进和资管新规的出台,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募资方面也给私募增加了压力。

  私募云通总经理冯美云说,今年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对私募行业最主要的影响,是“取消多层嵌套”和“禁止资金池”,这使此前私募产品募资的很多方式不再可行,加大了私募募资难度。

  “前不久刚刚出台的银行理财新规,对银行委外资金可以投向私募没有给出明确态度,如果后期相关政策依然不明,过渡期内存续的私募产品将会面临巨大赎回压力甚至可能被提前清盘,与此同时,新产品发售也会受到影响。”冯美云说。

  不止是募资渠道受限,禁止多层嵌套和穿透监管要求使部分私募产品交易结构不再合规,面临终止或整改压力,这会影响新产品的发售。此外,杠杆率过高、禁止任何形式刚兑承诺,也使部分结构化私募产品面临清盘和整改压力。

  竞争加剧 中小私募压力大增

  据记者了解,艰难的经营环境使证券类私募内部分化加剧,资源向大型私募集中越发明显。

  在朝阳永续董事长廖冰看来,这和严监管下市场趋于成熟理性有很大关系。

  “大型私募凭借完善的投研体系、强大的投研团队、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可以取得不俗业绩,并基于此发售新产品,进而扩大管理规模。而小型私募难以形成这样的正反馈,反而会陷入‘做不出业绩、募不到资’的负向循环中。”廖冰说,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这种分化会进一步加剧,另外,资金端的“羊群效应”也会推动分化加速。

  不过,冯美云介绍,去年管理百亿元规模的私募可能还有一些规模优势,但今年这样的优势已不明显。在资管行业,规模和业绩一般呈现反向关系,规模大的产品受管理水平、策略容量、成本冲击等影响,业绩会受到一定冲击。规模小的产品虽更容易捕捉到市场机会,但管理费收入少,风险承受能力相对差,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能面临清盘风险。总体来看,中小私募的经营压力会大一些,而今又遭遇规模缩水、业绩难做等,一些小型私募只能选择清盘。

  据私募云通统计,今年前5个月,共有3373只证券类私募产品清盘,其中1月至5月分别有185只、655只、1133只、344只、1056只。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5个月清盘的证券类私募产品数量增长近70%。

  私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使一些优秀中小私募非常闹心。“渐入人心的价值投资理念,让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大型私募,这使得一些小型私募即便有不错的业绩,有时也会被忽略掉。”廖冰说。

  虽然中小私募面临的经营和竞争压力巨大,但也不会全都被淘汰,很多有潜力的中小私募的“酒香”依然会飘到“巷子”外。廖冰举例说,比如一些相对年轻的团队,对当前新的产业、新的工具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找到方式获得超额收益,“行业更多是在淘汰一些相对急躁、赚快钱、毫无特色的私募”。

  在冯美云看来,私募行业仍然会向前发展,只是行业优胜劣汰会加速。有能力的私募能渡过目前的难关,能力不足的私募则会被淘汰,行业资源整体会向“头部”聚集,追求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是私募生存的王道。

  苦练内功 “酒香”不怕“巷子深”

  对中小私募来说,如何做到自己“酒香”最为关键。

  “以前很多私募的做法很激进,拿出一个产品,目标是年度收益率要进入私募产品排行榜前几位。所以,市场环境再怎么差,也有产品收益率很高,这是靠激进获得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如果不激进,产品上不了榜,就不会被大家看到,也不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而现在,投资者开始更加注重私募的稳定盈利能力。私募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这对私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廖冰认为,私募首先要有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投研、管理和市场要有一定分工,要有相对完善的团队支持自身的投资策略和投研体系。另外,核心人员的激励体系也要到位。

  在冯美云看来,私募要注重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投研能力,用业绩说话。“加强投研能力除在细节上下功夫外,还要注重紧跟市场前沿,积极尝试新的研究框架和新的技术。比如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了很多领域,很多私募已经开始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投资领域。”她说。

  冯美云进一步表示,私募也要能够针对市场行情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比如在资管新规背景下,非标类产品规模将大幅萎缩,之前投向非标类产品的资金急需寻找投资出路,如果私募能够设计出风险收益特征相似的产品,将能够吸引这些资金,扩大管理规模。此外,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单一策略面临较大风险,私募也要学会进行多策略配置,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进而吸引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

  期货私募 处境尴尬但前景好

  相比证券类私募,在私募行业占比很小的期货类私募表现不俗。今年上半年,管理期货类私募产品业绩拔得头筹。根据私募云通的数据,上半年管理期货策略私募指数累计收益率1.37%,超过五成的管理期货策略产品取得正收益。

  不过,期货类私募的处境也很尴尬。廖冰介绍,由于衍生品交易有其复杂性,无论是普通高净值客户还是机构投资者,对其理解均有一定难度。而且,有相当部分的资金方认为衍生品具有高杠杆、高风险的特征,持不投资的态度,这制约了期货类私募发展和壮大。

  在廖冰看来,未来期货类私募发展将会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和整个私募行业情况相同,期货类私募“头部效应”会逐渐显现,优秀的期货类私募会更受投资者青睐和关注;二是随着管理规模的壮大,期货类私募将会呈现多元化发展。

  “鉴于当前国内期货市场容量不大,单一策略也有失效的时候,大型期货类私募也会考虑投资股票、债券等其他大类资产,以进一步升华成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廖冰说。

  冯美云对此表示认同,并认为随着国内期货市场交易品种的进一步丰富、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未来期货类私募发展前景可期。在市场的倒逼下,期货类私募团队化、规模化、公司化的步伐将会加快。“而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期货类私募‘走出去’的需求也会加大。”冯美云说。

关键词阅读:私募基金 期货市场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