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军: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 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金融界网站讯 2018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国际化论坛9月8日在郑州举行。来自10家境内外交易所重量级嘉宾和相关行业专家,就境外交易所国际化路径及经验、境内交易所国际化探索、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为中国期货市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更多的思路、经验和建议。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特别是今年,原油期货的成功上市和铁矿石期货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未来,随着更多重大开放举措的落地,期货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与会人士认为,商品贸易是全球性的,因此商品期货市场也是全球性的。开放是期货市场的内在要求,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提升期货价格代表性的需要。高质量期货市场的重要标志,就是期货价格具有更广泛、更权威的代表性。商品期货对应的大宗商品供求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只有更加开放,让境内外的投资者都能够便捷地参与交易,汇聚全球的供求信息,这样产生的期货价格才更有代表性,才会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是服务双向开放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到中国谋求发展、拓展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投资贸易便利化、“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迈出“走出去”的步伐。双向开放的不断深化,使得这些企业对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定价和管理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

  “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期货市场才能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熊军在会上表示,在推进特定产品对外开放方面,结合品种特点,郑商所选定PTA作为试点品种,制订PTA引入境外交易者方案,完成了规则论证、制度修订、系统开发等准备工作。目前,《关于PTA期货申请特定品种的请示》已上报证监会。下一步,郑商所将继续深化实施各项准备工作,以PTA对外开放为契机,引入一批实力雄厚、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的境外参与者,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国际化水平;在PTA成功试点的基础上,研究推动郑商所其他进出口贸易量大、境外投资者交易需求迫切的特定品种对外开放。

  熊军介绍,近年来郑商所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的基础上,还重点开展了以下探索:在产品交割方面,实现了境外品牌交割,以PTA为例,目前共有可交割品牌27个,其中有来自境外的8个品牌;2016年4月,在江苏张家港保税区正式开展甲醇期货保税交割试点,2017年12月又拓展至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进一步扩大了地域范围;近期,又将保税交割试点品种拓展到PTA。下一步,郑商所将进一步拓展境外注册品牌交割业务;持续推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将更多境外商品纳入郑商所的期货交割体系;继续拓展保税交割品种及保税区范围,实现保税交割常态化。在境外设立机构方面,郑商所在新加坡设立代表处的请示已获证监会批复同意,目前正积极推进设立代表处的各项筹备工作。同时,郑商所将继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加入主流国际组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等更大范围、更广地域的境外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合作协议,加强交流合作;通过互访、联合举办会议、派员参加境外研修学习等多种方式,密切联系、借鉴经验、扩大影响。

  另据了解,就在当日郑商所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信息共享、高层互访、培训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