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期货上市十年:年成交量是上市首年4倍

  2019年5月25日,PVC期货上市满“十周岁”,已逆袭成长为能源化工行业的一匹“黑马”。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随着客户认可度和参与度的逐年提升,PVC期货已成为整个现货定价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吸引产业链上中下游积极参与,未来对PVC期货充满信心。

  风险规避意识提高

  吸引产业多方参与

  北京亿兆华盛证券投资部总监张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感慨道:“PVC期货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明星产品。”回顾这十年,PVC期货可谓是“一路逆袭”,成为能源化工行业的一匹“黑马”。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PVC(聚氯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回溯至2009年5月25日,PVC期货合约在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上市交易,成为继LLDPE之后大商所上市交易的第二个化工品种。

  上市首年,PVC期货年成交量为1808万手。期间一度低迷“不给力”,好在2016年实施了PVC期货品种交割注册品牌制度规定,此举激发了市场流通积极性。2016年,PVC期货年成交量达2249万手,2017年更是达到7800万手,创上市以来历史新高。2018年年成交量为7272万手,是2009年的4倍。

  究其背后,这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企业的参与,并逐步把期货工具深入到了企业经营中,利用期货把握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与套期保值节奏,并利用基差走势平稳、期现价格相关性高的特点,通过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点价方式锁定贸易价格。

  PVC期货上市初期,产业链参与主体主要是中游贸易商,上下游企业参与程度有限,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仍较弱,理念相对不成熟。

  正是因为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波动,企业开始认识到期货避险作用。当年塑料(7750, 0.00, 0.00%)价格快速下行,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及销售利润率明显下滑。由于没有合适的风险对冲手段,现货经营损失严重,使企业认识到期货规避风险的重要性。

  宜宾天原集团副总裁李剑伟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近年来产业链各方企业对期货工具的认识显著提升。”宜宾天原已经把期货工具作为头寸风险管理的重要载体。公司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基差定价和交割作为常用操作手段,比如较为普遍的原料焦炭(2305, 14.50, 0.63%)采购、产品PVC销售等。

  尤其是在产融结合背景下,近年来PVC金融属性增强,期货定价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不像其他化工品,PVC期货的套期保值和和价格发现是非常成熟的,场外资金在PVC期货上很难占到便宜。

  上海中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铁成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对于产业而言,期货市场主要起到了一个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的作用,使产业客户能够合理套保,降低风险。”

  蒋铁成进一步解释,正是因为期货市场的价格机制更加趋于透明和客观,起到了降低价格波动率的效果。随着产业对PVC期货的认识和参与度提高,贸易模式也逐步从原始的一口价向点价交易、基差交易转换,有助于企业锁定成本利润。

  价格发现功能凸显

  成为期价“风向标”

  近年来,以期货价格为参考的定价模式逐渐为PVC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所接受,基于期货工具管理市场风险也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随着市场对于产融结合理解的不断深入,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等交易模式得以在产业链普及和应用,丰富了企业对冲现货经营风险的手段,PVC期现结合更加灵活、紧密。

  蒋铁成坦言:“参与PVC期货主要出于套期保值目的。”其介绍道,上游PVC生产企业以卖出套期保值为主,锁定生产利润,降低经营风险。贸易商由于企业特性,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对PVC价格波动比较敏感,通常需要根据自己的现货净头寸做相应的期货套保,从而规避部分风险。下游企业出于生产需要,需要在未来采购一定的PVC原料,面临价格上涨风险,参与期货一方面可以降低这种风险,也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PVC期货这10年来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期货价格成为了市场价格的风向标。”李剑伟也表示,“基差的波动变化比期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小很多,通过跟踪期货和现货价格变化,研究分析基差走势,企业可以把握销售节奏、制定销售策略、抓住销售时机,最大化地实现预期利润”。

  作为大型上游生产企业,宁夏英力特2009年起经批准开始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据英力特相关销售业务负责人介绍,“上游企业需要保持稳定的生产和销售节奏,风险来自价格大起大落。像2016年下半年,PVC价格‘过山车’一般的从6000元/吨到11月中旬的8200元/吨,又回落至12月底的6300元/吨。”

  他还提到,期货市场完全影响和改变了原有贸易思维。“在期货没有上市之前,商家只顾埋头卖货,卖不动就放在仓库里;生产企业只顾生产,库存高降价,库存低涨价。现在传统的上游生产企业经营思路已经走不通,我们更加关注期货市场,对金融衍生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应用。”

  对于中游贸易企业来说,由于在购销两端都面临市场波动风险,是产业天然的“风险蓄水池”,对价格波动较为敏感。因此在PVC产业链中,贸易企业也更具有参与期货避险的动力和需求。

  张亮坦言道,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更多的是锁定成本,而贸易商参与PVC期货则是为了更好的转移风险。“贸易商本来就是上下游的蓄水池,蓄水池多样化,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变化,各种具有金融属性的贸易形式、报价形式、经营形式也促使着大家一起努力,更大了激发了竞争和服务意识。”

  作为中游贸易商,浙江明日控股集团研投部经理陈方一也有着同样的感受:“贸易企业利用套保库存保值,还可以用基差交易、点价、保价等工具为上下游服务,寻求稳定的盈利。这种转变也体现出了贸易商在PVC期现融合上不断深化和成熟。”

  记者了解到,下游企业分布更广、企业规模不一,很多下游企业对于期货工具的认识和参与还相对有限。蒋铁成提及,“下游企业采购PVC原料时面临价格上涨风险。参与期货可以降低价格不确定的风险,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中财集团下属PVC加工企业已在期货市场开户交易,成为PVC期货的下游企业客户。

  东证润和石油化工部总经理闫标对记者说,很多下游企业也开始参与期货培训,并用期货工具来管理库存风险。“我们给企业讲解如何做原材料套保,如何与上游进行点价交易,一些下游企业后来开始在期货端买入套保,规避库存贬值风险。”

  “对未来PVC期货的发展充满信心。”蒋铁成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供给侧改革将PVC行业重新带入了一个健康周期,在产业供需相对平衡,以及上下游企业经营利润比较合理的背景下,未来PVC的市场参与度有望稳步增加。再加上,随着产业链上中游企业对金融工具的认知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对于期货以及各类期权的灵活运用也将不断增加。”

关键词阅读:PVC期货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