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期货:短期政策重点以预调微调为主

  引言:今年以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风险有所上升,股、债、汇市场波动明显增大,贸易摩擦则成为影响市场的主旋律。眼下G20大阪峰会在即,中美领导人会晤将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分析当前政策环境与存在的压力,并就今后一段时间走势做出判断。

  首先,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判断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以往经济下行主要归为“周期”因素影响,但本次会议定论明显不同,认为“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近期公布的基建数据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本次财政上并没有全面押注基建,是有克制、有选择的对部分项目予以加大投资。5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仅4%,其中环保方面投资增速超40%,而交运方面仅5%。另外,财政对于居民、企业方面的减税在不断推进,如个人专项税费抵扣,降低企业所得税等,表明财政发力的重点是在解决结构性问题,而非简单的逆周期财政宽松。

  其次,通胀大幅上行压缩了政策发力空间。从5月最新的通胀数据来看,猪肉、蔬果受到供给端的扰动,价格上涨十分明显,虽然油价下行对冲了部分影响,但通胀的短期压力依然较大。值得关注的是,在短期食品价格向上增长的同时,需求方面影响却在不断削弱,反映居民消费的指标,如核心CPI、CPI服务项等分别较年初回落0.3和0.5个百分点。因此,当前观测到的通胀是具有分化特性的通胀,具体施策时间窗口要等“虚火”褪去之后才会逐步开启。

  最后就是贸易摩擦。众所周知,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表面上是贸易摩擦问题,实际上是借此来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就算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打压依然不会改变,这也是中国政府不能接受的。在谈判进展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政策储备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保持战略定力,在市场波动时要即时予以预调微调,以此积攒政策空间;二、排查系统性风险隐患,全面提升金融行业承受外部风险的能力,近期包商银行接管可能就是这方面的考量。

  综合来看:当前逆周期调控的总基调没有改变,但调控幅度较往年可能有所下行,在不触及就业红线的基础上,决策层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将有所提高,并将重心向结构性、体制性方面倾斜。与此同时,受到一系列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政策施展的窗口期需要进一步等待,尤其是通胀、汇率等“虚火”没有褪去的情况下。短期政策重点还是以预调微调为主,通过扩充政策空间来应对未来贸易升温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阅读:金融市场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