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期货12月26日讯 国内期货市场早盘收盘,商品期货多数上涨,能源化工品多数上涨,沪银、PP涨超1%;焦煤、沪铝、铁矿石等小幅下跌。
白糖国内压榨进程加快
因印度与泰国压榨进程同比偏慢,且糖产量同比大降,叠加原油上涨与巴西雷亚尔走强的利好,近期ICE原糖主力合约持续走强,自12.05美分/磅上涨至2018年10月以来的高点13.67美分/磅,涨幅高达13%。同时,国内糖价在压榨进程加快、供应恢复的背景下,维持窄幅振荡。
原糖上行承压
进入2019/2020榨季以来,各主产国减产预期不绝于耳。从目前各国的压榨情况来看,除临近榨季尾声的巴西有小幅增产至3000万吨的可能外,印度与泰国减产概率较大。据印度糖业协会数据显示,本榨季该国糖产量将降低22%至2600万吨,但加上上榨季的结转库存1458万吨,食糖总供给量在4058万吨。而该国国内消费约2600万吨,出口及乙醇生产消耗以500万吨计算,本榨季末尾仍有950万—1000万吨的库存。对于泰国而言,因持续干旱天气影响,本榨季该国甘蔗产量将降至1.1亿吨,同比下降16.03%,糖产量预计将降低200万吨至1200万吨或更少。中长期来看,随着北半球主要产糖国减产落实,国际糖价有继续上涨的动能。
后期各主产国将逐步由生产期过渡到销售期,贸易流对糖价的影响逐步增加。目前,糖价走强使得国际糖市出口贸易得到很大改善,如印度政府允许糖厂提前申请50%的政策补贴,不用等到完成全部出口配额后再申请,使得食糖出口有利可图,促使印度在榨季之初成功签约150万吨的出口贸易合同;巴西套保数量稳步增加至548万吨,占下榨季出口量的28%。但是,有消息称2020年巴西可供出口食糖预计增加130万吨至1650万吨,叠加泰国约970万吨与印度约500万吨出口量,三个主要出口国累计出口量或达到3120万吨的水平。由此来看,糖价上涨将促使各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库存,糖价也将因此而承压下行。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