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李强:期货公司应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依据公司优势选择不同的类型的发展定位

  金融界网站讯 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深圳市期货业协会主办的“2020年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于12月19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这是一年一度期货行业最重磅的会议,证监会副主席、期货业协会会长、四大期货交易所和沪深交易所总经理,以及头部期货公司董事长云集第16界中国(深圳)期货大会,金融界作为合作媒体全程报道,为关心中国期货业发展的投资者带来最前沿的监管思考以及行业动态变革。

  本次会议分论坛一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期货行业改革发展”为主题,围绕“十四五”规划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聚焦期货市场,分享前沿观点,就行业如何更好地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等展开深入交流。

  原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李强发表题目为《双循环与金融开放格局下,我国期货公司的创新发展》的演讲,李强表示,首先,双循环新格局需要成熟发达的期货市场。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期货市场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形成更加开放的国内统一市场,构建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二是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三是有利于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好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四是有利于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其次,双循环新格局要求期货市场加快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建设。国际上定价中心有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强大的价格发现功能,第二个是强大的投资机构集聚功能,第三个是完备的法规体系和规则认同。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美国、欧洲、亚太三足鼎立,但是定价中心在美国。全球交易量40%,持仓的50%在美国。全世界交易量最大前七家交易所,美国就独占了四家。但是这种局面在改变,未来全球定价中心有东移的趋势,亚洲人口和经济发展比重将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全球定价中心有东移的趋势,我国在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建设方面,是具有一些有利条件的。首先,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的进出口国、最大的买方市场。

  第三,定价中心形成的关键是尽快完善我国期货市场规模和结构。按照经济学原理,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市场的功能。现在我国期货市场主要的问题是扩大规模完善结构。与我国庞大的实体经济相比,当前期货市场规模还是偏小,结构也不太完善。与全世界最大的美国期货市场对比,我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并不大。从结构看,商品期货占的比重比较大,但是金融期货占的比重非常小;期货的交易量比较大,期权的比重非常小。但在国际上,期权和期货是大致相当,期权略少于期货。场内交易量大,场外交易量小。从投资者角度,我国基本是国内投资者,海外投资者很少;尽管现在法人客户、机构客户、现货企业有所增加,但是总体上还是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此外,我国期货市场刚对外开放,目前还是国内性质的市场。

  对于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期货市场的历史性机遇,李强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是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机遇。未来三到五年或者五到十年,我国期货市场可能是快速发展时期。现在期货市场面临有期货市场以来最好的政策环境、最好的市场营销环境,而且未来若干年内期货市场在各类金融市场里一定会是高成长性的市场。二是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变的问题。资本市场越发达,对衍生品配置需求、风险管理需求一定是越大。从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越发达,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参与程度就越高。三是金融衍生品是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未来市场很大。四是场外衍生品方兴未艾,刚刚开始。第五方面,商品期货和期权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期货公司的创新发展方面,李强指出,期货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变局。这个发展变局是期货行业新阶段的开始,而且可能是期货行业大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期的开始。一是,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中外合资和独资的期货公司要逐渐进入中国的期货行业。二是,境外投资者可能越来越多要进入国内期货市场。三是,我国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也将进入国际市场拓展境外业务。四是,我国期货公司业务模式、客户结构、营销渠道、内部组织机构都要发生大的变化。五是,期货公司市场集中度可能要持续提高,大型期货公司将快速崛起。最后一点是,期货公司整体的实力会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最后,李强谈到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期货公司的发展路径。我国期货公司应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依据公司的不同背景、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优势,选择不同的类型的发展定位,形成包括综合型、金融型、商品型、专业型和智能型,各具特色、专业特点突出的期货公司群体,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客户和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阅读:期货公司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