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来源:CFC农产品研究

  目前肆虐全球各大洲的高温已经造成多条主要河流水位出现明显的下降,由于这些主要河流往往有着长久的利用史,故其水位大幅下降将给当地航运、供应链、乃至各产业生产秩序带来巨大的扰动。

  我们从近期最受关注的莱茵河开始:

  莱茵河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便一直是重要的国际水路,全球约20%的化工企业都在莱茵河沿岸进行生产,欧洲多达10%的化学品利用莱茵河运输,德国约80%的内河航运发生在莱茵河上。近期莱茵河水位大降,KAUB段参考水线高度降至33cm水平,大旱程度仅次于2018年的25cm。水位骤降迫使船只降低负载(KAUB段48cm时便需要减轻四分之三载重),避免触底,是故对各领域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1. 水位骤降可能会破坏每天40万桶石油产品的贸易和运输。

  2. 船只不得不轻载运行,降低了可用运力,增加了承运人的运营成本,并会导致水位附加费等额外费用,抬高了单船运费,部分航段更因为安全原因需要停航。

  3. 供应链冲击影响工业各领域:航运不顺将给当地煤炭进口商直接造成影响,并拖累两家德国主要火电站的输出。化工巨头巴斯夫表示在供应链问题加剧下,难以排除减产的可能。德国政府正计划利用铁路网络为高优先度的能源生产企业提供原料。

  对比2018年的大旱情况,其他可能出现的事件包括:航运运费的飙升通过汽油和家用燃料油等方面传导至消费者。当时的德国政府宣布在严重受灾地区释放燃料储备。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安赛乐米塔尔同样宣布由于运输问题,不得不减产。农业方面,出现养殖饲料短缺,作物减产情况,造成巨大农业损失(约15亿欧元)。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欧洲的无数河流、湖泊上,将压力扩散至更多的欧洲国家。例如多瑙河水位的下降对于农产品的运输也将造成影响。多瑙河作为中东欧地区重要的河道,欧盟葵花籽前三大产区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农产品进出口都依赖多瑙河的运输。根据布达佩斯交易所葵花籽期货交割库的设置来看,六个交割库中,有四个交割地都设置在贯穿匈牙利南北的多瑙河河畔港口,其中两个交割地处于上游靠北位置,两个交割地处于下游靠南位置。作为该国重要航道,多瑙河的水位下降将阻碍货物发运,而如果改用汽运火运,在能源价格高企的欧洲,农产品最终成本的上行也是必然。

  因此除去本轮干旱本身的环境效应,全欧洲的供应链正遭受着巨大的挑战,并可能对欧洲的生产秩序与经济情况带来新的危机:德国,乃至欧盟目前的通胀动力来自于能源、食品与原材料对生产端价格(PPI)的推动。

  由于河水水位下降带来的航运运力问题,食品、能源2022年以来的持续危机可能被本轮干旱进一步加剧,而巴斯夫及其他工业巨头的潜在减产,造成供给减少也可能从核心领域进一步加剧欧洲已经极其严重的通胀危机。

  短期内来看,本轮干旱、河水水位下降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能源、供应链危机,从而再次推高能源、化工、工业、农业等相关大宗商品价格。但长期来看,本轮事件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通胀危机,并使其变得更加持久深远,进一步加大欧洲衰退的可能性。

  回到我国,由于本年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其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导致天空晴朗少云。加上白天日照辐射的影响,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

  高温预警之下,长江沿线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红色高温预警之下,电力供应,生活生产,水利情况都进入了压力测试期。根据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消息,截至16日15时,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6省市78.3万人次因旱灾需要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1764万亩。

  面对用水紧张,我国水利部积极反应,启动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通过调度流域控制性水库群(包括三峡水库)有序向中下游地区补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偏低的情况。目前长江流域旱情达到轻度以上干旱标准,预测未来一周长江流域旱情还将持续发展。

  为应对能源紧张,四川已启动三级保供电调控措施,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用电。在同样十分严重的干旱背景下,在欧洲承受较大能源压力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压力则可能相对更有限且可控。

  即便相关部门积极应对目前的高温与旱情,作为未来的风险点,我们仍需指出:

  低水位对于内河江运也会带来困难,但目前我国并未出现前文中欧洲各国面临的供应链危机。以目前来看,内河粮运的行情尚且稳定,下游备货季节尚未启动,运费也以稳为主。

  考虑到当前两湖川渝地区正遭遇高温限电的困扰,能源类大宗商品的发运量或伴随需求增加而增加。此外,如果电力缺乏持续,生活用电的限制必然要扩大到工业用电,影响工业饲料养殖业的正常生产,如去年限电限产导致的价格上行。建议关注此事的发酵效应。

  高温肆虐全球:西亚、中亚南部、北非、南欧西部、东欧南部、美国中西部、墨西哥北部、南美洲中部、巴西中部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根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北欧西欧等地多降水 南欧西部持续高温。

  高温造成全球多条主要河流水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英国康沃尔等多地由于水位下降明显,导致建筑、船只等各类文明历史遗迹再次重见天日。但在我们获得考古发现机会的同时,需要意识到河水水位大幅下降将给当地航运、供应链、乃至各产业生产秩序带来巨大的扰动。

  一、大河对各产业生产秩序必不可缺-从莱茵河说起

  莱茵河的地位重要:莱茵河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便一直是重要的国际水路,流经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并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我们在《【建投专题】2022,人类如何直面干旱?附对商品的潜在影响》已经介绍过“莱茵河是多种能源从荷兰向德国和瑞士运输的重要途径,水位骤降可能会破坏每天40万桶石油产品的贸易和运输,而这样的规模相当于欧洲最大炼油厂的日产能。”

  此外,全球约20%的化工企业都在莱茵河沿岸进行生产,欧洲多达10%化学品运输利用莱茵河,而根据联邦德国内河航运协会(BDB)资料,德国约80%的内河航运发生在莱茵河上,并依靠其航路与瑞士通航。

  本轮席卷欧洲的干旱直接影响了莱茵河、多瑙河为代表的关键河流,从供应链角度对能源、食品(农业)、工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高温导致莱茵河水位大幅下降,直接导致船只必须减轻负载以降低吃水深度。以8月10日参考水线高度48cm来算,货主虽然能继续利用船运,但是承运人有时需要以四分之一的负载航行,根据路透资料,船只一般需要1.5米的参考水线才能全负载运行。而目前水线高度已下降至33cm。

  水位低下,船只不得不轻载运行,本质上降低了当地的可用运力,并增加了承运人的运营成本,并会导致水位附加费等额外费用,自然抬高了单船运费:据路透社报道,莱茵河的运费从6月份的20欧元/吨左右上升到110欧元/吨。此外,德国驳船运营商Contargo就在官网中披露,其将对集装箱实施最高589欧元/TEU(标准箱)和775欧元/TEU的低水位附加费,并于8月12日宣布出于安全原因,将在莱茵河上游和中游大幅停航。

  航运不顺将给当地煤炭进口商直接造成影响,并拖累两家德国主要火电站(煤炭)输出,此外,化工巨头巴斯夫表示在供应链问题加剧下,难以排除减产的可能。德国政府正计划利用铁路网络为高优先度的能源生产企业提供原料。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事实上,类似的大规模干旱已不是个例,2018年10月时莱茵河Kaub段参考水线一度低至25cm,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困境来推测近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莱茵河水位偏低,导致航运运力紧张,易北河部分河段甚至无法航行,航运运费的飙升通过汽油和家用燃料油等方面传导至消费者。当时的德国政府宣布在严重受灾地区释放燃料储备。

  工业方面:化工巨头BASF宣布减产并调低其嫉妒利润预测。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安赛乐米塔尔同样宣布由于运输问题,不得不减产。

  农业方面,出现养殖饲料短缺,且谷物产量预测下跌至3600万吨(2018前五年平均4790万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数据)仅农业上的经济损失就达到15亿欧元[1]。在当年11月,3700家农场向政府申请干旱补贴。

  干旱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莱茵河,欧洲的多瑙河出现水位大跌的情况。事实上,今年的大规模干旱正影响着全球,包括我国长江在内的大量重要河流,我们先从多瑙河入手。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多瑙河水位的下降对于农产品的运输也将造成影响。作为中东欧地区重要的河道,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都依赖多瑙河的运输。

  匈牙利也是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葵花籽是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根据匈牙利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匈牙利葵花籽年度产量自2000年开始增长迅猛,自2000年50万吨的水平增长至近几年160-200万吨的水平。

  2020年,匈牙利葵花籽产量166万吨,占欧盟总产量的19%,是欧盟内部第三大产区,仅次于罗马尼亚的207万吨和保加利亚的174万吨。该国属于欧盟内部主要葵花籽产区,出口流向也主要以欧盟国家为主。根据布达佩斯交易所葵花籽期货交割库的设置来看,六个交割库中,有四个交割地(Csepel Freeport、Paks port、Baja port、Adony port)都设置在贯穿匈牙利南北的多瑙河河畔港口,其中两个交割地处于上游靠北位置,两个交割地处于下游靠南位置。作为该国重要航道,多瑙河的水位下降将阻碍货物发运,而如果改用汽运火运,在能源价格高企的欧洲,农产品最终成本的上行也是必然。

  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是黑海西岸最大的农产品港口,该港口年运输量6500万吨,是敖德萨的两倍,用于出口来自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的粮食出口发展而来,乌克兰粮食的到来将压缩其他国家的出口能力,目前该港口的1200万吨出口中,仅有120万吨来自乌克兰。随着目前敖德萨、切尔诺莫斯克等港口的逐步恢复,从罗马尼亚过驳的数量下降。

  从物流模式来看,大约 40% 的货物通过多瑙河沿岸的驳船运抵康斯坦察。其余的由铁路和公路带来。驳船需要 36 小时才能沿着多瑙河行驶 250 公里(155 英里),然后沿着运河到达康斯坦察。当水位高时,一艘驳船可以运输 1,800 吨。但由于气候变化,河流中的低水位意味着它们无法将每条河的水量填满 1,300 吨以上。上述情况意味着港口运力受限于吃水,其他国家的竞争也意味着汽运+内河航运的模式对于运力恢复有限。

  除了我们前文中介绍的莱茵河、多瑙河以外,波河与其他无数河湖、蓄水池都遭受着水位的大幅下降。除去本轮干旱本身的环境效应,全欧洲的供应链正遭受着巨大的挑战,并可能对欧洲的生产秩序与经济情况带来新的危机:

  德国,乃至欧盟目前的通胀动力来自于能源、食品与原材料对商品生产端价格(PPI)的推动。由于河水水位下降带来的航运运力问题,食品、能源2022年以来的持续危机可能被本轮干旱进一步加剧,而巴斯夫及其他工业巨头的潜在减产,造成供给减少也可能从核心领域进一步加剧欧洲已经极其严重的通胀危机。

  短期内来看,本轮干旱、河水水位下降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能源、供应链危机,从而再次推高能源、化工、工业相关大宗商品价格。但长期来看,本轮事件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通胀危机,并使其变得更加持久深远,进一步加大欧洲衰退的可能性。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二、 我国长江流域干旱压力如何?

  高温预警之下,长江沿线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测,未来一周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最高可达到40摄氏度的水平。江汉、江淮、江南及四川盆地等地将有35~39℃高温天气,其中,重庆、湖北西部和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部和东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42℃,局地可超过42℃。红色高温预警之下,电力供应,生活生产,水利情况都进入了压力测试期。

  根据我国应急管理部介绍:“6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降水开始偏少,加上七八月上旬持续高温晴热和无有效降雨的影响,使得江河来水量持续走低。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5—6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主汛期时段,长江水位出现‘汛期反枯’的现象。”

  根据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消息,截至16日15时,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6省市78.3万人次因旱灾需要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1764万亩。

  具体来说,近期在长江流域,下列事件需要被注意:

  1. 8月初,镇江处落成洲水位站最低水位仅为1.22米,为同期50年来最低水位。为保障11.8米的普船吃水顺利入港,当地海事局、引航站开会加大疏浚力度。

  2. 8月14日,安徽池州、安庆部分地区报告了河流断流情况,当地政府为保障农业生活用水开始筑坝围堰。安庆市水利局数据显示,8月11日8时,长江安庆站水位8.41米,比常年同期偏低5.36米。长江水位偏低,皖河上游来水偏少,使得与长江相通的皖河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甚至部分支流河段出现断流。安庆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皖河水位偏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上游来水少,河道流量小;二是长江水位较常年大幅偏低,江水不能对皖河产生顶托效应。

  3. 由于水位持续下降,九江水道南漕水深不足,8月15日2000时将九江水道航道维护水深调整为6米,拟通过九江水道南漕的普通船舶吃水一律不得超过5.8米,危险品船舶吃水不得超过5.7米。

  4. 今年武汉长江最高水位早早出现在6月上旬,进入7月主汛期后水位反而断崖式下跌,目前已经跌至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较常年同期偏低近6米。进入8月以来,长江汉口站的水位线已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5. 在湖南,洞庭湖水位连续回落40余天,跌破24.50米的枯水水位,提前4个月进入枯水期。8月13日15时,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为23.95米,处于近30年同期最低水位,预计未来一周,在无有效降雨影响下,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将继续保持下降回落趋势。枯水水位也造成洞庭湖北部部分支流和干渠出现断流现象。

  6. 8月12日8时,重庆7条河流断流,1座水库干涸,476眼机电井出水不足,27.60万人、8.24万头大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造成今年的高温天气的,和大气环流形势有关,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

  具体来说,本年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其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导致天空晴朗少云。加上白天日照辐射的影响,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

  上述信息反映出长江面临的枯水状态不仅限于下游地区,上游也面临较大的用水压力。三峡大坝作为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如果水位处在季节性低位尚属合理的话,那么观察三峡的流量可以看到其流入量和流出量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其净流量波动也反映出水量的供需偏紧。

  【建投专题】消失的大河-高温干旱如何影响国内外生产秩序

  低水位对于内河江运也会带来困难,但目前我国并未出现前文中欧洲各国面临的供应链危机。以目前来看,内河粮运的行情尚且稳定,下游备货季节尚未启动,运费也以稳为主。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上江发运的船型配载较低,一般为1.5-1.6万吨,这类船型在目前的发运过程中未受到吃水低位的影响。不过考虑到当前两湖川渝地区正遭遇高温限电的困扰,能源类大宗商品的发运量或伴随需求增加而增加。此外,如果电力缺乏持续,生活用电的限制必然要扩大到工业用电,影响工业饲料养殖业的正常生产,如去年限电限产导致的价格上行。建议关注此事的发酵效应。

  面对上述问题,我国水利部积极反应,启动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从8月1日到15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就已经统筹调度流域控制性水库群有序向中下游地区补水约53亿立方米,其中三峡水库补水10.9亿立方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偏低的情况。8月16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于12时起向长江中下游补水。初步测算,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未来几天将为长江中下游补水约5亿立方米。在三峡水库向长江中下游补水期间,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也同期开展补水调度,可增加补水约3亿立方米。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抗旱处处长杨光表示,目前长江流域旱情达到轻度以上干旱标准,预测未来一周长江流域旱情还将持续发展。

  四川已启动三级保供电调控措施,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用电:制定《四川省2022年迎峰度夏部分高载能行业停产让电于民实施方案》,并执行《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因此,同样十分严重的干旱,在欧洲承受较大能源压力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压力则更有限且可控。

关键词阅读:高温 干旱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