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ysteel农产品网
【导语】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部分大型养殖企业研究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为抑制生猪价格过度上涨。上周发改委频频发文,出台一系列稳价保供政策,维护正常市场秩序。面对政策调控的频频加码,业内人士也颇为理解,纷纷表示为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适当进行政策干预无可厚非。
受毛猪价格过度上涨带动,当前猪肉价格涨势迅猛,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同比上涨超过40%,属于过度上涨。众所周知,生猪产业关乎国计民生,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近万亿元,更为关键的是猪肉影响CPI,比重高达2.2%,猪肉消费在整个肉类消费中占比最大,当前占6成以上。价格过度上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消费。
其次,当前经济大环境和新冠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均不景气,消费降级,猪肉消费同比减少。白条走货差,各大批发市场供大于求。因此部分屠宰企业处境艰难,纷纷降量“自保“。然而终端消费差和高成本的双重压力,企业仍处境艰难,在残酷竞争中无奈退场。
目前来看随着政策调控的不断加码,效果逐渐明显,生猪价格止涨回落。近两日部分大型养殖企业不断增加出栏量,屠宰企业收猪困难得到缓解,可谓直接受益。然而此举对养殖端而言也是间接利好。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显示,自上周五开始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周三、周四发布政策)。部分区域下调0.6元/公斤左右。受此影响,散户出栏积极性增加。尤其部分二次育肥大体重猪源供应增加较明显,从标肥价差缩小也可以体现出来。养殖端表示,大型养殖企业出栏增加,抑制价格上涨过快过高,“倒逼”散户和二次育肥猪源出栏,当前利润丰厚背景下,养殖端适时出栏,不仅稳赚不赔,而且避免了后期集中出栏,造成“踩踏‘’,降低了后市价格下行风险,是利大于弊的。并且长远来看,价格回落,市场投机心理减弱,减少了后期因供应激增,价格出现过度下跌的可能性,也有利于产能的正常恢复,明年上半年养殖端仍有盈利空间。
因此综合来看,现阶段政策调控下生猪价格止涨回落,百利而无一害。



- 实战拉胯“阵风”遭抛弃!法国坐不住了,甩锅难阻我国军贸DeepSeek时刻,军工利好云集Q3或迎爆发期
- 央行就CIPS业务公开征求意见 跨境支付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 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产业商业化有望提速
- 游戏版号审核加速,出海+AI两大逻辑成催化剂
- 央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新规,CIPS银行、服务商估值修复
- 环氧氯丙烷价格连日上涨,目前市场低价货源难寻
- 光伏行业召开重磅座谈会,硅片厂减产力度明显增强
- 三大EDA巨头恢复供应,“芯片之母”成焦点!国产EDA软件加速崛起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