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申银万国期货宏观金融研究
摘要
近期养殖利润近期下滑后养殖户心态出现松动,出栏积极性大幅增加。另外需求方面今年虽然南方提前在12月初就开始腌腊,但在疫情管控放松后,随着大量居民出现感染,猪肉消费出现下降,实际需求有望不及去年。
策略方面养殖企业可以等待后期生猪价格上涨后卖出套保,投资者则可以在养殖成本一带逐步择机入场买入。
对于未来的猪价,短期市场情绪出现悲观,下方空间有限。而对于新一年的走势,当前价格已经触及二次育肥的成本,叠加防疫政策放松,消费端恢复后价格有望反弹。
考虑到2022下半年生猪养殖利润偏高,能繁母猪存栏恢复,2023年生猪总体供应有望逐步增加,长期猪价重心仍将逐步下移。
正文
01
供需双击,前期猪价大幅回落回落空间
回顾2022年,随着春节之后消费进入淡季,叠加饲料成本大幅上涨,养殖业进入“至暗时刻”。随着2021年3季度能繁母猪的减少,2022年2季度后国内生猪存栏开始下降,逐步带动国内现货见底走强。3季度猪价则以震荡为主。进入4季度,随着政策的持续打压,头部企业生猪产能逐步释放,叠加疫情影响消费,生猪现货逐步见顶回落。
供应端方面前期二次育肥压栏使得生猪出栏体重连续上涨,而近期养殖利润近期下滑后养殖户心态出现松动,出栏积极性大幅增加,生猪出栏均重见顶回落。另外需求方面今年虽然南方提前在12月初就开始腌腊,但在疫情管控放松后,随着大量居民出现感染,猪肉消费出现下降,实际需求有望不及去年。
未来随着全国各地疫情感染高峰逐步过去,餐饮消费有望出现复苏。当前猪价偏低也有利于需求提振并且由于豆粕玉米价格持续上涨,饲料价格总体强势,当前养殖出现亏损,而养殖成本也将对猪价产生支撑作用。
02
未来猪价存在反弹空间
国家发改委1月9日消息显示,据监测,1月3日—6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93:1,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而在去年底国家发改委也强调,其高度重视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将继续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必要时采取收储等储备调节措施,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回顾生猪市场历史,当猪粮比过低时,市场往往会采取保供稳价的措施,比如国家层面进行猪肉的收储,而养殖企业则会进行产能收缩,相应的降低能繁母猪的补栏、淘汰落后的三元母猪以及相应的减少生猪压栏,以实现养殖效率的最大化。而低价也将使得国内冻肉进口减少同时刺激下游消费。因此回归过往历史,猪粮比低于5.0的持续时间往往有限,后期猪价存在反弹空间。
但考虑到2022下半年生猪养殖利润偏高,能繁母猪存栏恢复,2023年生猪总体供应有望逐步增加,长期猪价重心仍将逐步下移。
总体而言,由于2019-2020年的生猪价格异常高企,生猪养殖企业大幅扩张,可以认为当前猪周期是此前高价引发产能扩张的延续,市场正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逐步消化产能波动(比如猪价波动和生猪存栏变化之间的调整趋于收敛、市场非理性情绪逐渐减少)。因此未来猪价总体波动将逐步下降,而2023年的猪价振幅将小于2022年。
策略方面,由于目前养殖出现亏损,养殖企业可以等待后期生猪价格上涨后卖出套保,投资者则可以在15000-15500元/吨的养殖成本一带逐步择机入场买入。
关键词阅读:生猪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