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李书福、刘永好等发声,涉及碳期货、仓单质押融资、“熨平”猪周期……

  

  2023年全国两会进入倒计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将于3月4日召开。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承前启后,意非凡。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期货日报将继续关注有关期货市场建设与发展的议案和提案,聚焦来自代表委员们的更多“期货声音”,敬请关注。

  从春天出发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之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奋进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也是换届之年,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亮相,他们将关注哪些期货议题,不仅吸引着期货从业人员的目光,更牵动着投资者的心弦。

  期货市场联通千行百业,牵系千家万户。它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实体产业的“稳定器”。过去的一年,在中国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期货市场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市场运行质量持续提升,品种体系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有序推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有效发挥,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期货市场初步形成。

  当前,期货行业在发挥市场功能、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仍存在短板,与实体经济对期货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定制化的现实需求仍有差距。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期货行业需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为目标,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找准期货市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与实体经济形成一种全面融入、广泛渗透和深度服务的紧密关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期货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重点在于顶层设计、政策引领。今年是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的起步之年,配套规章制度正加快制定和修改完善。当前,要进一步处理好期货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在确保创新始终在安全审慎轨道运行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法律红利,鼓励期货经营机构探索新模式、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期货行业转型升级。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关键在于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品种体系,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要进一步强化期货经营机构业务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风险管理功能,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要进一步优化现货产业利用期货市场的环境,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离不开期货从业人员的倾力付出。当前,要全面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发展的人才队伍,强化专业素质,弘扬期货精神,努力形成勤勉尽责、诚实守信的行业文化,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国两会是反映人民意愿、汇聚各界力量的重要平台,也是透视中国各领域、各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窗口。过去,推出期货法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如今,法律已审议通过并正式实施,代表委员对期货市场发展还有哪些建议?我们期待新一届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发出更多的“期货声音”,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多献睿智之策、多建务实之言、多聚奋进之力。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建议出台证券期货领域行政滥诉的相关细则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今年准备了“关于依法规制证券期货领域行政滥诉行为的建议”。她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减少对行政机关日常工作的不当干扰,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出台关于证券期货领域行政滥诉的相关细则。

  贾文勤表示,一方面,明确行政滥诉的认定标准。充分考虑当事人利用涉及上市公司的行政诉讼,获取超出普通投资者获知信息的范围,与证券市场“三公原则”和公司法“同股同权”原则相违背的特殊情况,加强法院系统内部的信息互通互联,在全国范围内及时识别、统计当事人及其近亲属提起的涉及上市公司的行政诉讼的数量、周期,当案件在短期内在达到一定数量或存在持续提起相当数量的案件时,可由受案数较多的法院对当事人涉及上市公司的滥诉行为作出认定;在当事人利用举报、信访、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或诉讼谋取不当利益,如存在对上市公司敲诈勒索等行为,且与被诉行政行为没有利害关系时,可以直接认定当事人具有滥用诉权、恶意诉讼的主观故意,属于行政滥诉行为;建立行政机关共同参与的滥诉行为认定工作机制,统一思想认识,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基础上审慎、合法、高效认定行政滥诉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对行政滥诉行为的立法、司法和行政规制力度。建议司法机关商请立法机关尽快完善对包括行政诉讼滥诉在内的各类滥诉的规制制度,赋予法院相应的惩戒权,在认定当事人存在滥诉行为的同时,由作出裁判的法院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并不予退还案件受理费;对于被认定存在滥诉行为后,本人或利用近亲属等他人名义再次提起行政诉讼,并被认定仍属于滥诉行为的,由作出裁判的法院给予更高数额的罚款,并不予退还案件受理费;建议建立滥诉失信人名单制度,对于被法院认定为滥诉后,本人或利用近亲属等他人名义再次提起行政诉讼,并被认定仍属于滥诉行为的,应当列入滥诉失信人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形成有效的威慑和警示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行政处罚委一级巡视员罗卫:建议中级人民法院统一管辖证券期货第一审行政案件,启动基金法修改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行政处罚委一级巡视员罗卫今年带来了“建议中级人民法院统一管辖证券期货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建议。她表示,希望通过提升证监系统行政处罚被诉案件的管辖层级,推动证监会派出机构所作的处罚诉讼案件得到更好办理,维护好资本市场执法成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现行规定,证券期货第一审民商事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包括金融法院,以下统称中院)管辖,第一审刑事案件亦由中院管辖,但对第一审行政案件,则缺乏统一规定。实践中,证券期货第一审行政案件,既有由中院管辖的情况,也有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罗卫认为,鉴于证券期货行政案件专业性强,属于司法审判高度专业、高度前沿的领域,且各地对于此类行政案件的管辖做法不尽一致。为统一标准,建议最高法出台规定,明确证券期货第一审行政案件统一由当地中院管辖。

  此外,罗玉还建议启动证券投资基金法(下称“基金法”)修改工作。她表示,现行基金法与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协同不足。基金与证券、期货市场在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和自律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较多相通之处,且基金法中的部分条款脱胎于证券法。因此,有必要充分借鉴上述两部法律相关内容,修改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相关规定,增加基金行业举报奖励及强制调解等规定,完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具体监管职责和手段措施。确保三部法律在同类事项的处理上保持一致,构建协调统一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重工副总设计师孙元华:建议发挥期货市场在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的积极作用,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重工副总设计师及电气首席专家孙元华今年将提交“发挥期货市场在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的积极作用”的建议。

  孙元华表示,为更好地激发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仓单质押融资业务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为中小企业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发展提供配套支持性服务,建议发挥期货市场在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的积极作用,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具体而言,孙元华建议由期货交易所牵头,以交割仓库为节点,深度推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在仓单融资业务中的应用普及;建议完善仓单质押登记制度,明确商品期货交易所作为仓单质押登记机构的法律地位;建议探索建立全国性的仓单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仓单流动性。

  全国政协委员冯艺东:建议组建以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为会员主体的会员制全国碳交易所

  全国政协委员冯艺东今年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不合理、交易市场分散、碳税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量价双控为总体原则,打造配额分配、交易与碳税征收有机结合的减排政策体系,高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冯艺东建议建设全国统一碳交易所。以全国碳交易市场和九省市的区域碳交易市场为基础,组建以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为会员主体的会员制全国碳交易所,作为碳排放配额交易的统一市场。建议由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和登记结算制度,构建统一的碳排放信息共享平台。全国碳交易所会员单位在证监会监管下,拓展服务客户交易,开展咨询、经纪、做市、融资等业务,推动引入碳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市场风险对冲及价格发现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 促进企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的提案》。

  为加快我国碳减排进程,提升企业的碳管理意识及能力,让减碳成为企业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达成,李书福建议,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优化碳市场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创新以配额为基础的碳金融产品,突出配额的资产属性,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多元化碳交易产品种类,尽快重启自愿减排(CCER)项目申报,扩大CCER项目类型,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扩大碳市场的参与者,激活碳市场流动性,提高碳市场交易量和交易价格。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研发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熨平”猪周期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将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实施中发挥企业作用”的提案中建议,针对农业产业周期性强的特点,鼓励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调研沟通,从企业面对产业周期的实际金融需求出发,创新金融工具对于企业的支持方式,研发支持农业领域的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帮助农业企业对抗产业周期性波动,“熨平”产业周期,提高企业对农业产业进行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信心和积极性。

  刘永好指出,养猪业通常4年一个周期,金融机构往往赚钱的时候给予支持,亏损的时候规避风险。所谓的“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指的是金融机构设计出长周期产品,覆盖4年到5年。以生猪养殖业为例,这样的金融产品符合“猪周期”规律。从过去4次大的“猪周期”平均计算,好的养殖企业是赚钱的,因此这样一个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对金融机构来说能够做到总体平衡,对企业来说也得到了支持。

  此外,今年刘永好还提交了关于支持饲料节粮及优化原料进口配额的提案。他认为,国家和行业企业应当重视饲料节粮工作。同时,针对国际贸易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刘永好也呼吁,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进口粮食的政策通道,将有助于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建议优化进口玉米、小麦配额管理制度,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进口饲料用原料,增加进口玉米、小麦配额规模,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和运作效率;建议加大融资服务,国家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原料贸易方面贷款优惠支持,降低企业资金流通压力。

关键词阅读:建设中国特色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