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一周年, 一文带你全面回顾!全行业凝心聚力,认真践行,将法律制度优势转换为创新发展动能!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去年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

一年来,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治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为契机,证监会在系统总结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三十多年探索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制度精华、深入分析市场运行规律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统筹运用“立改废释纂”等方式,对行业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基础制度日臻完善。

一年来,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稳步推进期货及期权新品种上市注册制改革。其间,新品种上市速度显著加快,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3个新品种先后上市,其中,期货品种5个、期权品种18个;着力提升期货经营机构核心竞争力,业务和产品创新成绩斐然;拟新增期货公司保证金融资业务、期货自营业务、境外经纪业务,拟允许期货公司直接开展衍生品交易业务、做市交易业务,显著拓宽期货公司业务范围。

一年来,期货和衍生品行业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迈上新台阶。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系统单位、期货经营机构提高政治站位,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学习、宣传、解读、培训工作,促进从业人员深刻领会党中央对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立法的决策部署和殷切期望,深入思考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学懂弄通法律各项制度安排的目的和内涵。

作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根本大法,期货和衍生品法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从法律层面解决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明确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促进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法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更是一项十分艰巨且复杂的任务。从国家经济全局的高度来看,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不高,层次、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仍然突出,只有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才能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行业应有的贡献。

改革无穷期,奋进正当时。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仍需要全行业凝心聚力,认真践行,将法律制度优势转换为创新发展动能。

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要弘扬法治精神,推进行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基础法律体系,用法律推动和保障改革创新。逐步形成“合规、诚信、专业、稳健、担当”的行业文化,为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凝聚精神动力。

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要增强期货经营机构核心竞争力。期货经营机构要把握好期货和衍生品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实施红利,注重发挥自身特色特长,掌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专业本领,在“量身定制”中体现专业能力,在解决“疑难杂症”中体现专业水平,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体现专业价值。

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期货经营机构要发挥好跨产业、跨区域、跨虚实的跨界属性以及深入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触角作用,用标准化市场服务好非标准化市场、用虚拟经济服务好实体经济、用风险管理服务好经济安全与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要加强交易者保护,维护交易者合法权益。交易者是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重要参与方,是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市场各方要形成合力,开展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的交易者服务,普及期货和衍生品法知识,引导交易者提升交易能力和风险意识,帮助交易者树立科学、理性的交易理念。

法兴则天下兴,法治则天下治。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必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长久动力,为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贡献力量,为服务国家经济金融工作大局再立新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一周年, 一文带你全面回顾!全行业凝心聚力,认真践行,将法律制度优势转换为创新发展动能!

上期所:建设我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由法治建设来保障

去年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为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建立国际定价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建设我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在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周年之际,上期所相关负责人围绕法治建设在我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建设中的作用,接受了期货日报记者的专访。

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更大挑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愈加广泛而深刻。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说,期货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市场功能发挥,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提供基础,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宏观层面,期货市场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产业政策制定、行业运行监测等提供了决策参考,是实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重要途径。

此外,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还介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国,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合作倡议,进一步加快了现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效拓展了跨境投资渠道,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产能延伸急需形成以期货价格为核心、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定价中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关键一年。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是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期货市场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发展之路,必须具有长远眼光,尤其离不开基础性制度的研究与探索。

作为我国大宗商品领域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上期所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以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实施为契机,认真领悟并准确把握立法精神,深化产业服务和功能发挥,提高期货市场运行质量。

从具体工作来看,一是持续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从制度供给着眼,上期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持续完善规则制度、优化运行机制,提升市场参与便利性、降低企业参与成本,形成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制度体系;从服务实体经济出发,以品种上市机制改革为契机,对接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完善品种体系;以推动期现联动发展,着力布局场外衍生品业务,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风险管理工具;从提升监管效能出发,加强监控监测和交易行为分析,紧盯重点品种、重点领域,做好预研预判,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增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二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价格影响力。上期所加快规则制度国内外对接,探索多元化对外开放路径,积极推动商品期货、期权向QFI开放。自去年9月起,包括铜、国际铜、铝等在内的16个品种引入QFI直接参与,投资者结构进一步优化。“去年,境外镍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的极端行情,我们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处理应对,有效防范和化解境外市场风险向境内镍市场传导,并向全球提供价格指引,进一步增强了国际交易者对中国期货市场的信心。”上述负责人说。

三是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协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上期所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了上海金融法院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协同机制。上期所将积极落实工作共商、问题共研、信息共享、人才共育机制要求,全面强化与金融司法的工作协同,共同营造良好的期货市场法治生态。(记者崔蕾)

郑商所:总结经验 乘势向前 开创期货市场法治工作局面

在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周年之际,为总结回顾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以来新法给期货市场带来的积极变化,进一步发挥期货立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期货日报记者于近日专访了郑商所有关负责人。

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形成了以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

期货日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年来,郑商所完善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规则体系的总体情况?

郑商所有关负责人:一年来,为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不断满足我国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需求,证监会集中打包清理了一批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稳步推进《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期货期权品种注册管理暂行规定》《期货市场持仓管理暂行规定》和《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定、修订工作。郑商所依据期货和衍生品法及证监会配套规章和相关规定,制定修订了70余项业务规则,顺利完成了“业务办法+品种细则”的规则体系优化工作,制定了《品种上市审核委员会工作办法》。基本完成了对《章程》《交易规则》的修改准备工作,单独的《结算规则》也正在顺利制定中。可以说,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年来,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已建立起以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核心,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干,以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等自律监管规则为主要内容的完整法律和规则体系,正为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期货行业掀起学习宣传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热潮,期货市场功能得到了更好发挥

期货日报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郑商所宣传普及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工作成果?

郑商所有关负责人:首先,在去年期货和衍生品法颁布不久,郑商所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上线运行“期货和衍生品法律网”。该网站为国内首个专门以期货法治宣传与研究的专门网站,设立了“法治动态、法律评述、学术研究、法律法规、自律规则、典型案件”等六大版块,开辟了期货和衍生品法宣传教育的新阵地。其次,出版印制了《“漫”话期货和衍生品法》系列宣传读物,广受市场参与者的欢迎。再次,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交易者信息查询权的规定,配套上线国内首个标准仓单登记查询系统,为保障仓单货权安全、防范仓单融资和交易风险提供权威可靠的公示方式。最后,深入开展内部专题辅导,对外广泛开展新法宣讲培训。成功举办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期货和衍生品法分论坛。与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举办四期期货和衍生品法有奖竞答等活动,累计参与近万人次。开展专题讲座、视频培训等二十余次,走进期货经营机构、服务机构及证券和基金机构等,深入宣传期货和衍生品法。

进一步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走向更高水平

期货日报记者:下一步,郑商所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

郑商所有关负责人:一是牢牢把握期货立法带来的发展机遇,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及其配套制度。总结品种注册制实施经验,全力推进品种业务创新,深化枢纽型品种培育;着力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推广实施组合保证金和丰富担保品种类,降低交易成本;全面提高交易所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应对能力,牢记保护交易者合法权益的根本职责。

二是持续关注配套制度制定修订,做好各项技术和制度准备。及时完成《章程》《交易规则》《结算规则》《衍生品交易规则》等规则制度的修订、制定工作。找准场外平台功能定位,明确创新发展方向。要认真应对期货公司业务范围扩大的新局面,做好新业态下期货公司会员的风险监控和会员管理,做好相关技术系统的准备工作。

三是加强对相关司法解释修订工作的配合与研究。同时,提前做好司法解释修订后交易所业务更新,以及规则修订的各项准备。(记者乔林生)

大商所:运用法治思维乘势而上 扎实推进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建设

自去年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以来,大商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把握自律监管和市场发展的政治性、人民性,立足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一方面,围绕期货和衍生品法系统性推进制度优化,为市场自律监管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充分的制度供给。一年来,不断加强交易所章程、交易规则等规则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大连商品交易所套期保值管理办法》《大连商品交易所风险管理办法》等规则制度,推进22项交割基础制度系统性优化,建立起更加公平透明、责权清晰、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另一方面,围绕期货和衍生品法开展多渠道普法宣传推广,让期货和衍生品法深入人心。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以来,大商所积极利用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介发布相关宣传材料,所领导在《中国金融》等权威期刊发表署名文章,做好法律的宣传与阐释。为了使普法宣传活动更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大商所还跟踪市场关注热点,通过走进商业楼宇、搭建“普法长廊”,推出10期“法律会客室”系列视频节目,联合地方证监局举办期货和衍生品法专题系列讲座等方式,对期货和衍生品法主要内容进行全方位体系化解读。

在此基础上,一年来大商所持续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精神,不断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建设。

一是新品种新工具上市步伐加速,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

二是围绕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持续完善品种合约规则。贴近现货“一品一策”优化品种合约设计,平稳推出生猪、铁矿石、焦煤期货协议交收,满足企业对交割品的质量、交收时间与地点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提升产业参与深度,提高产业服务效能。全市场首推客户移仓、临近交割合约做市等新业务,探索降低厂库仓单注册担保品,切实服务实体企业降成本、提效率。

四是加快场外市场建设,统筹推动场内场外协同高质量发展。通过建设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协议交收库和“期现联动系统”等,更好地促进期现市场连通发展。

五是扩大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价格影响力和全球贸易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目前,大商所境内特定品种已达到11个。

六是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能力,全方位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强化对粮食、铁矿石等重要商品的风险监测分析和预研预判,上半年共查处异常违规交易行为306起,调查并处理违规交易线索68起。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期货和衍生品法搭建的法律框架,运用法治思维乘势而上,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发展之路,扎实推进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建设,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扎根实体产业,推出更多国民经济需要的衍生工具,放大期货市场经济功能。

二是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导向,提升产品质量、服务效能和规则制度供给水平,增强价格有效性和稳定性、提高境内外产业服务效能。

三是充分发挥衔接期货、场外衍生品和现货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场外参与信用体系、推进场内场外互通,强化与区域性现货市场和供应链系统的匹配融合,促进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四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深化对全球产业链的服务能力,通过合约外挂合作等方式增加市场连通纽带,着力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五是坚决落实好期货和衍生品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立法宗旨,坚守自律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配合做好期现联动监管,强化宏观管理服务能力,用好风险管理“工具箱”,全面落实交易者保护要求。(记者姚宜兵)

中金所: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期货市场制度体系建设

期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建设的保驾护航。在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周年之际,中金所相关负责人就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对期货交易场所的意义接受了期货日报记者的专访。

中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凝聚我国期货市场30多年探索发展的经验共识,构建了立体完整的期货市场监管制度体系,既有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的针对性,又有系统的逻辑性和着眼长远的战略性,能够有效保障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从期货交易场所的角度来看,中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期货交易场所是遵循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为期货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期货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是重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从立法结构上看,期货和衍生品法从市场主体的功能出发,将“期货交易场所”和“期货结算机构”分别独立成章进行规定,为未来市场主体组织的多元化发展留足空间,体现了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具体来看,期货和衍生品法对于期货交易场所的重要意义,上述负责人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相衔接的监管机制,强化期货交易场所一线监管职责。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了行政监管机构、自律组织各自的监管职责,构建了立体化法律责任体系,显著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有效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

二是规定了新品种上市实行注册制,增强我国期货交易场所创新动力。期货、期权品种挂牌上市是期货交易得以进行的前提基础,品种上市制度关系到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实施品种上市注册制,有利于增强我国期货交易场所改革创新的动力,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是明确了基础交易制度,提升期货市场运行效率。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有价证券作为保证金的法律基础,拓宽了保证金范围,明确了交易确定性原则,有助于保障期货交易的稳定性和高效率。同时,当市场出现重大异常情况时,对取消交易作出有关制度安排,较好地兼顾了交易的公平性。

四是夯实了期货结算制度的法律基础,提升期货交易场所的安全性。期货和衍生品法在法律层面强调了期货结算机构的中央对手方地位,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期货和衍生品法立足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经验,对我国独特的保证金封闭管理等结算制度予以了充分肯定。

“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周年来,社会各方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更加全面,对市场发展形成更多共识。”上述负责人说,期货和衍生品法提升了交易者权益保护力度,提高了违法违规成本,促进期货交易更加公开公正公平,对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具有积极意义。

展望未来,中金所表示,将坚定“四个自信”,立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实际,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期货市场制度体系建设。以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为契机,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交易、结算、风控等基础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期货市场基础制度和法律体系,为加快构建中国标准的制度规则话语权贡献力量,走出一条符合我国金融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期货和衍生品法的有力支持下,上述负责人介绍,中金所将运用法治思维乘势而上,坚决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立法宗旨,运用好法律赋予的各项风险处置权利,全方位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落实落细交易者保护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交易者适当性管理,引导交易者理性参与;推动期货信息更充分纳入经济宏观管理体系,加强预研预判,做好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强化源头风险防控,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崔蕾)

机遇挑战交织并存 行业多元化之路进一步拓宽

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一周年以来,相关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也相继落地,我国期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也为行业发展带来喜人的新气象和新变化。

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总的来看,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一年来,期货市场发展共识得到进一步凝聚,市场运行与监管更加高效、国际化进程逐步加深,期货行业朝着更加稳健和多元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全新的法治化环境也对期货市场各参与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在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过程中,如何提高风控能力、实现多元业务协同融合等成为整个期货行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与问题。

作为行业“基本法”,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为期货行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中天期货总经理白莉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法律的实施及其配套规章的修改和落实,有效填补了我国期货市场法治建设的空白,是期货行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法律既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相关功能,又强调防范化解市场风险,有效地激发了市场各方合法合规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期货市场下一步发展及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看来,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定位,强调国家对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持,从顶层绘就了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具体从制度安排上看,法律明确了市场各方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确立包括交易所中央对手方担保履约、品种上市注册制等基础制度;还明确了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协同机制,显著提高了违法违规行为成本,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此外也为期货公司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在当前期货行业的多元化之路得到进一步拓宽的情况下,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法治化的市场环境也对期货行业提升业务能力,强化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期货公司未来与国际市场接触或拓展新产业、新品种时,需要在严守法律合规底线的同时努力开拓创新,这对其专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莉说。

从最新修订的《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看,新办法也充分体现了“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要求。如何在丰富与创新业务的同时“守好底线”是期货公司接下来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永安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风控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新业务在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会带来新风险。以往的传统赛道上,期货公司各业务板块风险相对独立,业务边界也比较清晰,但随着新业务的上线,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增强,风险相互交错,跨业务的联合风险管理重要性凸显,对期货公司整体风险偏好的选择和流动性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如何准确识别、计量,有效应对、监测,妥善跟踪、处置自身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成为期货公司在新发展阶段行稳致远的必备能力。

“在期货行业迈向新发展阶段的伊始,期货公司应建立与自身战略规划及业务体量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风险管理工作从‘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型,通过组织架构优化、制度体系细化、人员团队积累、管理机制健全、信息系统建设、风险文化宣导等多维度、多手段的实施路径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上述永安期货负责人说。

中粮期货总经理吴浩军也表示,后续期货公司应注重风险隔离,提升风控管理,在开展新业务前,务必要更加审慎地研究和制定相关内控制度和流程,同时应当建立健全并持续完善覆盖境内外分支机构、子公司及其业务的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各业务的风险管理全覆盖。

展望未来行业发展格局,白莉对记者表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期货公司的两极分化将进一步扩大。符合监管门槛的期货公司可开展的衍生品业务类型更加丰富,市场空间也更加广阔,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但占多数的中小期货公司在业务经营范围单一的现状下,则需要思考如何为市场提供特色化服务,保有市场占有率。

除提高风控水平之外,吴浩军认为期货公司还应从以下两方面发力,保证未来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服务实体经济。一是需要完善投研体系、强化投资能力,多维度、多视角强化对市场的研究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具有可信性的投资建议;二是要强化系统管理,提高保障效率,期货公司应适当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融入到业务开展的全生命周期当中,不断提升业务线上化水平,不断完善数据运营机制的闭环路径,构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和运营管理平台,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响应客户需求,应对市场变化。

“在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全球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提出更多需求,也希望通过衍生品综合性解决方案来全方位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白莉表示,未来国内期货交易所应继续丰富期货及衍生品品种,期货公司需做好实体企业与期货市场的桥梁角色,协助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意识、搭建衍生品管理团队、完成衍生品策略的设计与实施等,整个期货行业也需要吸收更多的人才充实到服务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去。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后续如何开展境外期货业务也颇受业内关注,成为未来期货市场国际化环境下期货公司需要应对的挑战之一。

吴浩军表示,未来期货公司应在做好境内业务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重点发力拓展境外经纪业务,推动境内、境外加速融合。他建议监管部门加快统筹推进期货公司代理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相关办法,为行业和境内有套期保值需求的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赋能。“可首先在有限的外汇额度内、采取严格的境内外监管措施,选取具有较大规模、评级良好的期货公司,探索性开展境外经纪业务,在实践中汲取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经验,并不断优化调整,以便搭建成熟安全的监管体系,为境外期货经纪业务逐步放开积累宝贵经验。”

总的来看,罗旭峰告诉记者,期货和衍生品法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是宽广而深远的。目前还有更多新制度和新变化尚在酝酿中,市场也在翘首以盼更多新制度、新规则的出台。(记者杨美)

新品种上市再提速 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今天,期货和衍生品法迎来施行一周年。一年来,在学习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基础上,期货市场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期货行业也获得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期货和衍生品法在促进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推动了期货行业发展提速。”新湖期货总经理金玉卫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年来,期货和期权新品种上市交易提速,一年时间里,国内共上市23个期货和期权品种。

“期货、期权新品种的上市交易拓宽了期货市场服务的广度。”金玉卫说,比如已上市交易的工业硅期货、期权,以及刚刚上市的碳酸锂期货、期权,开拓了绿色减碳领域期货市场,为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赋能,为后期更多绿色能源、减碳等相关期货、期权品种的上市起到引领作用,契合了国家绿色发展、“双碳”减排的整体发展战略。更多相关品种的期货、期权上市交易也将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东证期货党委书记、董事长卢大印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以来,各项配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业务创新和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交易者参与度和专业度不断提高,企业愈发重视对期货和衍生工具的运用。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实施为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的信心。

金玉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期货和衍生品法颁布实施后,企业对于利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的意识明显提升,他们意识到,期货不仅是企业进行风险对冲的工具,更是企业未来经营模式优化、升级的抓手。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保证企业稳健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更愿意走出去,与市场交流当下企业转型的生态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衍生工具寻找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

从市场表现来看,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年来,参与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企业爆发式增长。以上市公司为例,根据其发布的公告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公司参与套期保值的公告数量超过1300份,创出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的900多份大幅增长逾四成。

从上市企业的公告来看,卢大印表示,目前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呈现四大特征:一是能够较灵活使用各类期货风险管理工具;二是以规避市场价格波动为首要任务,不以套利或投机为目的;三是参与商品期货的套保比重越来越高;四是能够合理开展套保工作,与自身实际生产经营更匹配。

“参与期货市场企业数量增长的同时,参与者的专业度也大幅提升,更多实体企业积极建立期货团队,参与期货市场效率也明显提升。”金玉卫表示,借助期货市场,许多企业从过去粗放型的管理逐渐转变为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从定性的管理转向更加定量的管理,大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华东地区一家国有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对交割库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使得企业在相关业务的操作上更加谨慎。有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约束,对企业合规合法运作也是一种保护。

上海期货和衍生品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宜生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以来,相关配套规章也在其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既遵循了国际惯例,又吸收了国内期货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验,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大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期货市场体系的前提和主要依据。

“过去一年,期货经营机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头部公司开始向投行模式与方向发展,大宗商品业务与成熟业务回归机构总部,以集中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实力、更高的能力,服务宏观经济与实体经济。”张宜生说。

“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期货公司的多元发展和差异化竞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金玉卫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颁布实施后,各期货公司管理者意识到整个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期货公司从依赖于传统经纪业务开始转向依赖于更多创新业务。期货公司之间将形成差异化发展方向,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同质化的经纪业务竞争,而更多在于差异化路径上的竞争。

此外,期货和衍生品法颁布实施后,期货公司有了更多的行业自信、企业自信,更加注重党建引领和文化建设。一年来,更多的企业将党建引领放在公司管理的更重要位置,统一企业整体意识,凝聚企业合力,把握好发展方向。许多企业也将文化建设放在公司核心价值中,除了期货行业自身所需要的合规文化、创新文化等,期货公司更加强调自身个性化的文化建设,形成自身在市场中的文化形象,为员工提供更有文化特色的企业环境,形成更强有力的企业发展动能。

卢大印表示,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实施,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发布,期货公司都在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东证期货正在从三方面发力:一是积极探索期货经营机构差异化竞争之路;二是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构建公司核心竞争力;三是优化东证期货境外子公司,提高公司国际化水平。“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在帮助期货公司打破境内外业务营销的桎梏,有效发挥境外子公司‘桥梁’的作用,双向带动,促进期货公司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卢大印说。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实施得到了全球相关机构的充分认可和好评,颁布的第二天,ISDA机构就宣布承认我国期货市场的市场地位,为国际化打开了大门。”张宜生表示,一年来,境外经营机构及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市场交易份额增加,国内期货交易所国际化布局也明显加快,如上期所加快推动国际化品种上市,加码国际化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化海外派驻机构建设,重点布局“走出去”的瓶颈口,如海外结算资质的获取路径等。

在张宜生看来,期货和衍生品法是期货市场的“定海神针”,市场监管者、期货投资机构、国际投资机构、自然投资人、市场咨询及各类服务机构等,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开始制定自己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河南省律协金融保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千知鼎律师事务所主任代福华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发挥了其作为法律的基本功能,起到规范引导、稳定预期,并进而活跃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就期货和衍生品方面的纠纷案件而言,代福华表示,截至2023年7月24日,以“期货”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相关案件裁判文书为15203份,而2022年全年相关案件裁判文书则下降至10666份,近7个月全国相关案件裁判文书合计仅2657份;以“衍生品”为关键词搜索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相关案件裁判文书为1159份,而2022年全年相关案件裁判文书则下降至764份,近7个月全国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合计仅156份;以“期货和衍生品法”为关键词搜索显示,近7个月全国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则更少仅仅7份。

“就我本人处理的纠纷来看,2022年以前,每年均会处理几起期货交易纠纷案件,但2023年正在处理的仅一起期货居间纠纷案件及几起衍生品交易纠纷案件,而且这些纠纷案件的发生时间均在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之前。可见,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一些规定较好地发挥了规范市场的作用。”代福华对记者表示。(记者吕双梅)

以法为度保驾护航 推动期货经营机构行稳致远

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周年。以法律实施为起点,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规制度日臻完善。内容科学完备、体系清晰协调、运行高效透明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规制度体系正加速形成。

一年来,证监会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按时启动修改现行规章制度,及时推进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发布修订后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等,就《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衍生品交易监管管理办法》《股票期权交易管理办法》等公开征求意见,并对8部规章、14部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部规章、1部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

如今,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已初步形成以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核心,以《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为主干,以期货交易场所、期货业协会、中国期货监控等自律规则为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相关规章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精神,释放创新活力,实质性重塑期货公司业务范围,为期货公司创新发展、做大做强进行制度松绑,有望显著提升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丰富期货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工具和手段。

虽然《期货公司监管管理办法》《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仍在征求意见中,尚未正式实施,但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期货公司在原有境内经纪业务、期货交易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基础上,拟新增期货保证金融资、期货自营业务、境外经纪业务,并允许期货公司不必通过其风险管理子公司,直接开展衍生品交易业务和做市交易业务。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监管部门正积极研究制定包括期货保证金融资业务、期货自营业务、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等规章性文件,明确新增业务的实施细则。

“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一年来,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相继落地,新业务的展业路径、回归业务的具体指引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当中。期货行业的多元化之路进一步拓宽!”中粮期货总经理吴浩军告诉记者。

银河期货董事长杨青认为,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的一年时间里,行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展,为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期货公司将新增期货保证金融资、期货自营等许可业务,有助于行业突破传统的、简单的经纪业务营利模式,走向多元化发展轨道。

“行业要借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的契机,拓展业务范围,加快业务模式创新,推动期货市场融入大金融市场。”在宏源期货董事长王化栋看来,期货和衍生品法及相关规章制度将促进期货公司提升资产定价和交易对冲能力,向综合衍生品服务商转型,期货行业有望形成良性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方正中期期货总经理许丹良也认为,面对实体经济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期货公司应把握制度红利,综合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打通场内场外,探索多种商业模式,研究更多创新业务,不遗余力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记者曲德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一周年, 一文带你全面回顾!全行业凝心聚力,认真践行,将法律制度优势转换为创新发展动能!

责任编辑:李欣 RF1260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