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多晶硅期货延续涨势,截至午盘收盘,多个合约涨停。其中,主力合约上涨7%,至38385元/吨;2512、2601、2602、2603等远月合约突破40000元/吨。同日,工业硅期货也保持强势,主力合约盘中最高涨至8435元/吨,截至当日收盘报8215元/吨,上涨2.82%。
多位市场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多晶硅期货昨日强势涨停的主要原因是宏观层面出现利多和现货报价上调。
“近期,‘反内卷’政策导向及行业自律预期带动多晶硅现货报价大幅上调。”广发期货分析师纪元菲解释称,昨日,多晶硅期货开盘价格为36505元/吨,略高于现货价格,但在现货价格大幅上调后,期货价格出现明显贴水,因此打开上行空间。
与此同时,市场有消息称,当前主流多晶硅企业正在重新核算自身完全成本并上报管理机构,且后期企业不能低于成本价销售,否则可能面临严重的惩罚性措施。在此背景下,第三方资讯网站的多晶硅报价也开始上调。相关数据显示,昨日,多晶硅N型复投料报价上调3000元/吨,至39000元/吨;N型致密料报价上调至38000元/吨;N型混包料报价上调4500元/吨,至37500元/吨;N型颗粒硅报价上调2500元/吨,至36500元/吨。
“当前主流企业重新测算完全成本,预测价格中枢将上移至39000~40000元/吨区间,希望不低于成本价销售。”中信期货分析师郑非凡表示,市场消息逐步得到验证后驱动期货盘面上涨。
此外,市场还有消息称“硅料收储可能会于近期落地”。事实上,该消息已经在5月份发酵过一次。彼时有消息称,六大头部硅料厂商正在探讨并购相关产能,通过雪藏尾部产能的方式实施更大力度的控产计划,将用3个月左右的过渡期形成完整方案;同时,六大头部硅料厂商已进一步达成减产挺价共识,并设置了40000~45000元/吨的挺价区间。
对于“硅料收储”传闻,某头部硅企负责人回复期货日报记者称,目前市场消息很多,但他们并未收到更确切的消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反内卷”的背景下,整个光伏板块都在积极响应,硅料报价明显上涨。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N型多晶硅料的现货市场价格是39000元/吨,同时,硅片、组件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涨价意向,但目前最终报价尚未出炉。
谈及工业硅期货价格同步上涨,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王彦青认为,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超预期,扭转了市场情绪,多晶硅涨价也推动了工业硅价格反弹。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也表示,工业硅期货价格上涨,主要是受政策预期及多晶硅价格上涨带动。不过,虽然昨日有市场消息称,新疆地区或有减产政策,但据当地企业反馈,并未听说相关政策,因此工业硅价格涨幅相对较小。
接受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多晶硅和工业硅基本面并无太大变化,依旧延续了“强预期、弱现实”的市场格局。
工业硅方面,虽然前期头部企业减产,但丰水季来临,西南地区有企业复产,西北地区中小企业也陆续复产。当前,工业硅周度产量还维持在7万吨以上;下游有多晶硅头部企业复产,对工业硅需求略有提升,而对有机硅需求仍然偏弱。“工业硅现货库存持续累积,仓单货消化速度放缓。”李祥英认为,工业硅基本面矛盾短期不突出,但库存压力较大。
多晶硅方面,纪元菲认为,短期多晶硅企业暂无减产措施,依旧面临累库压力。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多晶硅周度产量小幅上涨400吨,至2.4万吨;库存回升0.2万吨,至27.2万吨。下游需求则持续走弱,硅片7月排产量下滑至52GW左右,7月大概率维持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尽管企业基于行业自律统一上调报价,且希望不低于成本价销售,但目前市场实际成交量偏少。
“整体来看,当前多晶硅基本面并无明显改善。”郑非凡表示,多晶硅价格上涨更多受政策预期及行业自律预期带动,短期需警惕市场情绪回落带来的调整风险。纪元菲也提醒称,目前多晶硅市场依旧面临供应过剩的压力,需持续关注下游对原料价格上涨的接受程度。
工业硅方面也面临相似的情况。王彦青认为,虽然近期硅厂普遍上调报价,但需求暂无明显回暖迹象,后市行情难言乐观。建议投资者谨慎持仓,不轻信非官方消息。


- 重磅,超级水电项目投资超1.2万亿!中国电建4连板领涨,多家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暴增!
- 重磅利好!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全面升级,"零关税"商品税目扩大至74%,多重利好加持引爆市场机遇!
- 世卫专家发出警报,防范基孔肯雅热大规模暴发
- 智元四足机器人D1ULTRA上线官网,机器狗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 又一智能眼镜正式开售,多款新品放量在即
- 暴涨8%!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两款车型量产、测试,全球无人驾驶网约车爆发式增长
- 首架“三证齐全”吨级 eVTOL 交付,撬动千亿市场空间
- “反内卷”的风吹到了生猪产业!农业农村部开会,供给收缩下猪价有望逐月上移
- 重磅!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挂牌成立,百亿投资加码可控核聚变,多条技术路线齐头并进!
- 【热点题材】重磅!具备持续催化潜力的题材 “政策驱动的水电与基建产业、高温催化的能源与电力保供、AI算力、低空经济、消费复苏”

